中雨书世界 - 书籍大全 - 论孤独 - mobi 免费 在线 网盘 下载
本书资料更新时间:2024-12-19 06:00:00

论孤独 mobi 免费 在线 网盘 下载

论孤独 mobi格式下载
论孤独书籍详细信息
  • ISBN:9787500166924
  • 作者:胡赳赳 
  • 出版社:中译出版社
  • 出版时间:2021-9
  • 页数:288
  • 价格:58.00
  • 纸张:暂无纸张
  • 装帧:暂无装帧
  • 开本:暂无开本
  • 语言:未知
  • 丛书:暂无丛书
  • TAG:暂无
  • 豆瓣评分:暂无豆瓣评分
  • 豆瓣短评:点击查看
  • 豆瓣讨论:点击查看
  • 豆瓣目录:点击查看
  • 读书笔记:点击查看
  • 原文摘录:点击查看
  • 更新时间:2024-12-19 06:00:00

内容简介:

胡赳赳新书《论孤独》,是一部直逼当代人最本质的生存境遇的思想随笔。该书紧紧围绕当代人的孤独境遇作文章。作者所谈及的内容从作家、知识分子、思想家的社会责任,到自闭症、性骚扰等社会议题与思潮,无不透露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关怀。人文精神”的失落,“人文主义”的败退可谓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而失策的问题。作为一个知识人,作者用充满洞见的思考和智性交出一份答卷。


书籍目录:

内篇 论孤独

论独处

论性骚扰

论成功学

论读书

人的边界

好人与坏人

论真实与幻象

这个世界坏了吗?

外篇 论知识分子

何为知识分子?

论作家的任务

论作家与知识分子

论当今思想者

论福柯

论波德莱尔:世界行将终结


作者介绍:

胡赳赳,作家,艺术评论人。历任《新周刊》首席记者、主笔、副主编、总主笔,前后十二年;出版有随笔集、评论集、诗集等著作多种,现为多家机构文化顾问。著有传媒专著《理想不死》;艺术评论集《空,欢喜》;杂文集《北京的腔调》《中国的倒影》;曾在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做客座研究,现主持喜马拉雅FM汉字文化类节目《赳赳说字》。


出版社信息:

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,正在全力查找中!


书籍摘录:

暂无相关书籍摘录,正在全力查找中!


在线阅读/听书/购买/PDF下载地址:

在线阅读地址:论孤独在线阅读

在线听书地址:论孤独在线收听

在线购买地址:论孤独在线购买


原文赏析:

庸人也有其中庸之道,普通人的性格中大概善恶为一半一半。也常常自怜于其纠结,在良善与纵欲之间,律徊生姿,产生痛苦的文学。我们常常看不起“中庸”,但“中庸”合乎本体世界。所谓“极高明而道中庸”。中庸即“度”“分寸”,做得准确而恰当不容易。中庸之上还有个“极高明”,非“极高明”的中庸,不成其为中庸。

孔子言“随心所欲”,可看成“极高明”,孔子言“不逾矩”,可看作“道中庸”。

如果我们不着手改变,现状会依然烂下去一那说明,是你想让它依然烂下去。一旦你意识到不能让它烂下去,便会着手改变。


独处时人性得到了修复,人的机体有时间清理自己,老话叫作“宝剑用后急需磨”,人需要在独处时重新变得完整。

见多了人群中各式各样的嘴脸,比如说从善到伪善,可能只是一句话、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得意的神色之间的距离。这些东西都可以为人所察觉。

过犹不及,稍微过一点点,人便走向自身的反面,他从一个人性光辉的顶点下滑而不自知。

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,问题是这个高光时刻可以保存多久?它值得你以什么样的代价去追逐?

所以说诸多表现在独处者看来都是不智的:

追逐外物,

追求外界事物对自己的认同,

追求镜花水月般的爱情最终发现只是自恋而已。

所以独处的人早就看穿了这一点,他们不玩这样的虚妄的游戏。即便玩一下,也只是浅尝辄止。


衡量一个人的标准,在于多长的时间以及在怎样的层次上他能够甘于寂寞,而无需他人的理解。能够毕生忍受弧独的人,能够在弧独中确立永恒之意义的人,距离孩童时代以及人类动物性的社会最远。

孤独时,人最接近神。我坚信这一点。


反观当今的当代艺术,我是痛心疾首,有意拉开距离,杂耍者居多,名利之心太多,浮燥之气则是普遍而正常的事。只好眼不见心不烦。以躲为主,以随缘任运的心态为辅。我写的《空,欢喜》论著,又有几人能当真体谅那份挚热的苦心呢。


生病能增长智慧的原因是,生病时你大多数时候必须独处。你躺在那里,开始发觉到无聊,总想寻模点事做,伺养一下自己的官能。手机因此是个好工具,它解决了无聊、烦网还有空虚。耳好的工具,你沉湖其间,便会受其控制。独处时关闭机能,便是要摆脱任何控制。结果有了手机,独处便不称其为独处:思维放逸精神耗散。一个个浅短的瞬间愉悦接踵而来,像沙丘般的宏伟却随风而逝。拿起手机,愉悦;放下手机,人就变傻了。以前是看电视,现在是看手机,都会让人变傻

一你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思考,用他人的言说填满大脑。


如同锻炼你的肌肉,如同你的肌肉会拥有肌肉记忆,大脑的这种

锻炼也是如此,在旷日持久的一点点施压时,大脑的结构也会变

得强健起来,你可以阅读少数人读得懂的哲学著作,这种能力在世俗生活中用不上,但对于精神生活而言,简直是必杀技。

独处时精神首先会杂乱,这像健身时你坚持不了多久一样。但你要每天独处一下,一刻钟到一个时辰,你自己选择。独处时你的欲望减轻,你的负担便也自然而然地减轻了。独处时你不抱有目的,因此你的身体的运行再也不是俯冲式或推进式的,你进入了一个纯粹的无目的的世界。


其它内容:

书籍介绍

胡赳赳新书《论孤独》,是一部直逼当代人最本质的生存境遇的思想随笔。该书紧紧围绕当代人的孤独境遇作文章。作者所谈及的内容从作家、知识分子、思想家的社会责任,到自闭症、性骚扰等社会议题与思潮,无不透露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关怀。人文精神”的失落,“人文主义”的败退可谓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而失策的问题。作为一个知识人,作者用充满洞见的思考和智性交出一份答卷。


精彩短评:

  • 作者: 江江 发布时间:2021-09-18 19:20:14

    只有在一无所有喝什么都有的情况下。你扔会从事的事情,才是你的天命。

  • 作者: 泥棒 发布时间:2021-09-09 11:53:25

    两星半

  • 作者: 苏且夭 发布时间:2022-03-26 20:27:03

    独处是通向智慧和真理的入口。人若不能独处,是因为无法忍受自己。

  • 作者: 南加小书虫 发布时间:2021-12-18 16:15:49

    人生的本质是孤独

  • 作者: 杜君立 发布时间:2021-11-16 13:37:03

    写得不错,想起培根的《随笔》,设计得也非常酷,翠绿色封面配合白银封口,冷艳绝伦


深度书评:

  • 孤独是我们最后的尊严

    作者:白色马头 发布时间:2021-10-15 10:10:53

    昨日半下午,陪沪上一位大佬,驱车至富阳山中,探望隐居于此的老兄弟。从繁华喧闹的西溪,穿过几座隧洞,都市渐渐远离,前面除了山,还是山。繁华落尽,空旷寂寥。

    隐居者跟我俩是大学师兄弟,缘分从上个世纪延续而来,他此前曾在京城某国家级媒体担纲主笔,才华横溢。而今甘心栖居在远离烟火的山中,沪上兄弟问,你晚上怎么过?他一愣,脱口而出:这里还需要分白天和晚上么?

    这是孤独者的自白。

    晚上回来,收到胡赳赳兄的新书,心里有一种被语言击中的尖锐痛感。

    媒体黄金一代的老哥们,大都是孤独的。他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,与这个快速功利化的时代格格不入,我熟悉的很多朋友,名校毕业,学富五车,人到中年,或隐于市,或隐于野,寂寂无名,在书斋与思想的世界里游荡。很显然,无法与现实世界对话,孤独是我们最后的尊严。

    那么,在保持这份尊严上,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吗?

    赳赳的新书《论孤独》,在我看来,是一个很好的可参照的读本。他的论述,像一面镜子,折射出我们内心的斑斓。王阳明在《答人问良知二首》曰:“知得良知却是谁?自家痛痒自家知。”自己的痛痒,别人即使知道,因为不能身受,所以无法感同。那么,我们就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。

    我很欣赏赳赳在新书中的一些论定,如,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糟粕,但至少有两点值得独处者思考:一个是慎独,一个是主静。前者,集大成者曾文正公在家书中有颇多阐述,后者,出自《礼记》,谓:“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”。毫无疑问,这是一份“独处者的宝典”。

    从美国访学回来,赳赳曾来杭州跟我短聚过,此后,很长时间,圈子里没有他的发言,更无动态。读完新书,才猛然发觉,他已经走到一条深邃的新路上去了,再不是早期那个诗人、媒体人的赳赳,从前,他组织饭局,高朋满座,跨界而行。在京城时,他时不时拉我去跟哪位导演,或者摇滚老炮儿喝酒,我跟崔健乐队主唱喝,跟李健喝,跟叶蓓喝…最后发现,跟他喝酒的每个人,都无比真性情,我都十分喜欢,“人以群分”这句话,简直就是他的写照。

    他不仅交游甚广,阅读涉猎更是惊人,从宗教到哲学,从诗歌到戏剧,你完全想不到他出身医科的背景。多年前,我因为家里亲人离去心情极其压抑,他推荐我看《西藏生死书》、《正见》、《尔雅台答问》、《人间是剧场》,引导我走出晦暗时刻。

    而今,他融汇了学理、经验、才思,在智识的高地上浅唱低吟,完全换了一个人,几年的孤独向隅,他变了。在前面20年,他跟我们分享世界的新奇和发现,他的观察视野是外化的,是我在《小镇青年胡赳赳》里描述的一个外省人对巴黎的呐喊。而如今,他分明在重新出发,以内观来坦诚地跟世界谈谈,他关于独处的心得,对孤独的理解,尤其适合当下知识分子,如何平衡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,静下心来,反躬自省,然后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

    很显然,赳赳身上,烙印着很浓厚的中国传统“士人”的精神,这是当下知识分子普遍缺乏的,这个庞大的群体,要么投身利益,要么选择逃避,始终缺乏一个积极的、“主静”的,同时也是建设性的思索。

    坦率说,《论孤独》有王阳明心学的影子,王守仁谓“致良知”,他继承了陆九渊强调“心即是理”,强调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“理”,“理”化生宇宙天地万物,人秉其秀气,故人心自秉其精要。赳赳关于独处的哲学思考,源头即在此。但“知行合一”上,赳赳无疑有了创新表述。他认为,在当下,独处时不应该被手机羁绊,要通过创作来与未知世界对话。

    手机是有形的束缚,而虚度是无形的。每一种孤独,都有它内在的表述与逻辑,无法批评。《论孤独》是以一种积极入世的心态来观内心,从而理化万物,仔细读来应受益匪浅。

    这本书,我第一个要分享的对象,自然是那位山中的老兄,他在茶与禅的世界里不能自拔,放浪形骸,那天他毫无表情地说:我可能活不长了。很显然,他在独处中,走进了一条幽暗的隧道。唯一能拯救的,是那句古话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真正领会到的朋友,是赳赳。

    2021年10月13日于西溪

    詹正凯

  • 第三种孤独

    作者:白色马头 发布时间:2021-10-17 11:22:38

    文字和感受之间隔着一层东西,你可以说是行动或经历,见性的文字直指人心,你当下就感受到了,可是你能不能保持这种感受,就不好说了。

    赳赳的文字风格在这本书里发挥得淋漓尽致,可他却说,他有意在书里不停说教。

    什么人才会不停说教?我会想到高中时的班主任,每天都在给大家打鸡血,努力努力再努力,冲刺冲刺再冲刺,北大清华就在眼前。

    还有一种人也会这样做,就是社会上的各种精神导师,还有创业公司的小老板们,不发加班工资还得让你玩命干活。

    赳赳不是这种人,我猜想,他在寻找自己的学生,一颗读书的种子。

    这本书的出版,就是他向外界发出的信息能量,有缘人定能收到,如马一浮先生言,“根尘本不相到,皆缘识取。”

    我经常跟赳赳见面,他在朋友小范围的聚会上发表意见的语态,大抵上就是这本书的语言节奏,这本书很好的聚合了赳赳语言中最鲜活的那一部分。

    他的上一本畅销书《北京的腔调》则是另一种语态,那时的赳赳是活色生香京城社交圈的观察家,他的视角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。

    这本《论孤独》则走向了内在,他从一位对外的敏锐观察者,转变为内观者,也可以说内外无差别的观察者。

    在我看来,这本书是一本智者之书,我会把它与叔本华、蒙田的书放在一起。

    赳赳生动的语言让我能顺畅看完这本书,可是我并不认为我读懂了他的本意,我只能写写我感兴趣的关于孤独的那一部分。

    这本书的插图作者,央美版画系教授杨宏伟在一次分享会上说的一段话,我记忆犹新。

    版画艺术家看起来是一个特别枯燥的工种,他需要在一块木板上刻上万次以上,才能完成一幅作品,他在那次分享会上分享了他孤独工作的体验。

    他说在工作室创作的时候,如果助理在旁边,又不好意思赶人走的时候,就会特别别扭,浑身不舒服,最后只能想一个理由把人支走了,一个人彻底孤独了,才能开始创作,那时候的孤独是属于他自己的创作中的孤独,一种极度专注的心流体验。

    杨教授还体验过独自去医院做手术,他算是已经能品尝孤独的人了。

    杨教授在工作室的那种感受,我也曾有过,就是某些时刻你特别想一个人做一件事,进入自我特别饱满状态,似乎有个东西在吸引你,但又说不清那个东西是什么,艺术家可以称其为造物之神。

    在现实中,能做到如此的职业似乎不多,艺术家是一种,诗人?工匠?

    如果你没有机缘从事这样的工作,就需要说服身边的家人理解你的这种追求,不然为啥很多人会在作品的扉页上,写上感谢某位身边亲人的话呢。

    真正的职业艺术家需要一个支持系统,因为这样的状态也许会怠慢家人朋友,如果家人朋友能理解就好多了。

    这里所说的孤独是赳赳所言的“第三种孤独”,即中性的孤独,“它不关乎评价,不关乎情绪,不关乎社会,也不关乎自我,它仅仅是一种合一的孤独,一种整体性的孤独,它意味着自己和整个造物主同在。在这种孤独的时候,它是平静的,是理性的,是忘我的——连自我都没有,你哪来的孤独?”

    赳赳一再提到尼采的话“欲望不必失去,欲望也不必实现”,以及里尔克《秋日》里的句子“谁此时没有房屋,就不必建造。谁此时孤独,就永远孤独。”

    他最终的落脚点是一颗平常心,回到禅者的初心,活在当下。

    在社交场合上,赳赳是最活跃周到的那个人,他说的孤独绝不是离群索居避世修仙。

    我想,只有尊重每个人孤独镜照时的丰富性,你才能真正理解他人,认同自己。

  • 《论孤独》语句摘抄

    作者:朝花 发布时间:2022-04-13 11:56:09

    “把自己对立于天地,自己与天地都是孤独的;把自己同于天地,自己与天地都是盈满而自在的。”

    “如果人的边界是开放性的,未来完全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。那么关于人的定义,关于人类的几个分期,都将得到重述。人或许和“人造人”“人造机器人”“机器造人”“机器造机器人”的意识和身体会叠加,“混合人”成为世界的霸主,意识仍然和现象世界漂浮与碰撞,出来一个更加瑰丽和灿烂的文明。

    那时,我们就进入了博物馆,成为影像或标本,那时的人们充满同情地看着我们,一方面为我们的工业文明或手工工艺而惊讶,另一方面又为我们落后的生产力和统治方式而遗憾。”

    “大多数人一辈子做两件事:拼命去赚钱;再舍钱去换命。”

    “当今人的可怜,在我看来是缺少闲暇。因此也缺这一份“积精全神”的气慨。日日间在奔走耗散,缺觉者多、疲惫者多,而以逸待劳者少。生活中多么缺少这份“逸气”呵,逸者拥有闲暇,只有闲暇,才能现出自然生长的状态,不为人工所干预。也只有闲暇,生命才现出本然之姿,其智力和好恶,也全然展现。不造作,不走作。我们拥有的闲暇太少,以至于成为机器一样的人。只算计功利,在乎效率,而忽视本性和天趣。

    现代人的“事功”,使大自然的“熵增”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”

    “状元有很多个,你能记住的、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有几个呢?贵族中产也有很多个,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,又有几个呢?

    假如所有逻辑建立在现世功名上,建立在让别人艳羡上,这样的人,不过是虚弱的。

    贝多芬见公爵而不拜:“公爵有很多个,贝多芬只有一个。”

    因为他有自己的文化自信。一个建立起文化自信的人,其人格的力量也强大起来,不再受外在之惑,不再五蕴内炽。

    因此,教育的本质是建立起文化自信。生命的本质是人格完善。

    舍此,皆是舍本求末。阶层动力学因此可笑。”

    “如无时时提撕自省,则是呆子。”

    “何为人生?大问题。大智慧。非空泛可一诸带过。何为天命?何为朝闻夕死?何为偏性?何为习气?为何道德只可自律,功利则可推广?何为性命之性?读书何为?世人所病,非遇痛处,不觅其症。不痛即忘,故阳明白“特志如心痛”。

    目下诸多网文夸大阶层对教育的影响,人为制造一种浮躁的气氛。

    生命的本质究其实不是走向阶层上升通道。这是外在的、形式上的追求。教育的本质也不是让人进入精英阶层,这是浮浅的、不动脑筋的附会。”

  • 《论孤独》论的不止是孤独

    作者:Look的M 发布时间:2021-09-13 14:19:49

    开篇以优雅的古风文笔书写“书信五通”开启诗人和艺术家的约定对话。

    内篇,作者从哲学家的观点“孤独是生存的本质”开始探讨,逐渐深入对孤独的理解与剖析,很多现代人不具备独处的能力,而人只有回归独处,自我才逐步完整,因为人需要静下来思考,进而去发现、调整和修复自己。孤独,是凝聚力量的源泉。

    作者对世界、社会有深刻的理解,并对相关事实阐述到位和准确地总结出其中的真谛:教育的本质是建立起文化自信。生命的本质是人格完善。

    然而当今属实存在本末颠倒的问题,教育重灌输,而忽略孩子身心容量和发育过程,没有格局和系统的搭建,那么所谓的灌输要么搅合成了浆糊,要么只是会让孩子化作器物之中的一个无思想的零部件。内篇的讨论,引发读者思考和与作者的诸多共鸣。

    外篇,关于知识分子的探讨也是极具价值,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,还有作家的任务到底是什么?作者的思想随笔,读者心掀思潮。

  • 练习独处可以借助阅读、音乐、冥想

    作者:蒋丽娟 发布时间:2023-03-18 15:28:55

  •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朋友

    作者:林橙一 发布时间:2022-11-06 21:50:40

    终于有人可以把“孤独”说的这么自然而然了,不再是一种异于常态化的情感。独处的美好大概就是生命中唯一那一点不顺从的自由吧。

    还有什么是比一个人更酷的事呢,我常觉这世间本就是适合孤身的,生命给予我们诸多色彩,也许会有结伴而行的时刻,但我们不应该试图用所谓的情爱捆绑自己再去捆绑他人,有人来就会有人走这是自然的规律。孤独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词,它应该是人回归本真和自我的一个表现,所以不必害怕,他本就与生俱来。

    很庆幸在秋天的午后能够读到这一本书,让我的孤独有了一个安静的位置,读一本喜欢的书就像交一个朋友一样愉悦。


书籍真实打分

  • 故事情节:6分

  • 人物塑造:9分

  • 主题深度:6分

  • 文字风格:5分

  • 语言运用:3分

  • 文笔流畅:7分

  • 思想传递:3分

  • 知识深度:3分

  • 知识广度:8分

  • 实用性:8分

  • 章节划分:7分

  • 结构布局:7分

  • 新颖与独特:5分

  • 情感共鸣:3分

  • 引人入胜:4分

  • 现实相关:6分

  • 沉浸感:4分

  • 事实准确性:8分

  • 文化贡献:4分


网站评分

  • 书籍多样性:9分

  • 书籍信息完全性:8分

  • 网站更新速度:8分

  • 使用便利性:3分

  • 书籍清晰度:4分

  • 书籍格式兼容性:7分

  • 是否包含广告:7分

  • 加载速度:6分

  • 安全性:6分

  • 稳定性:9分

  • 搜索功能:6分

  • 下载便捷性:9分


下载点评

  • 下载快(640+)
  • 体验好(498+)
  • 值得下载(217+)
  • 超值(537+)
  • 快捷(380+)
  • 四星好评(510+)

下载评价

  • 网友 孙***夏: ( 2024-11-29 23:14:20 )

    中评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

  • 网友 宫***凡: ( 2024-11-28 21:43:31 )

    一般般,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。

  • 网友 常***翠: ( 2024-11-22 02:08:44 )

    哈哈哈哈哈哈

  • 网友 曹***雯: ( 2024-12-18 04:56:51 )

  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?

  • 网友 辛***玮: ( 2024-11-25 09:44:08 )

  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

  • 网友 国***芳: ( 2024-12-12 02:38:43 )

    五星好评

  • 网友 訾***雰: ( 2024-11-26 13:20:41 )

    下载速度很快,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

  • 网友 饶***丽: ( 2024-11-29 13:58:40 )

    下载方式特简单,一直点就好了。

  • 网友 濮***彤: ( 2024-11-28 04:15:19 )

    好棒啊!图书很全


最新内容
随机推荐